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当策略悦读恰逢世界读书日
从冬到春,策略悦读会开张以来,已成为律师们展示自我、抒发感悟的心灵栖息地。热爱阅读的律师们日常品读经典、畅想己思、厚植法韵。“万卷共知 好书共读”,悦读会成员们通过感想写作、书评摘抄等方式,碰撞思想火花,助力彼此学用相长。
阅读的过程实在是以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想要博古通今,非阅读不能达。本期分享恰逢世界读书日,萃取书评数篇,体现悦读会成员们的审美与思考,或诙谐有趣或哲思深邃,值得我们静静品味、细细阅读。通过悦读会的分享与交流,让阅读成为悦读,让悦读成为享受,让你我都成为世上爱书人。
读书心得
记得在小学时,家人经常听收音机,听到收音机里播音员语气坚定地说:“…我们要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现在回想,那是我人生懵圈的开始,巴勒斯坦是个人还是个地方,搞不清楚。听着不像中国人的名字,也不像中国的地方名字。
年龄再稍微大一些,知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很遥远的地方战斗,无休止地战斗。且发生过几次中东战争,一群阿拉伯国家群殴以色列,结果反被以色列殴打一顿,搞得各阿拉伯国家灰头土脸的。不知是出于国内压力还是战争后的深思,1977年埃及的总统萨达特不顾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劝阻、巨大的舆论压力,在以色列的国会大厅中,做了一个著名的和平演说。平心而论演讲的确伟大。可惜好像没有产生实质效果,该打还是打。
在以后的新闻中,常出现的是那位包着头巾、身材矮胖、厚厚嘴唇的巴解组织负责人,号称“中东不死鸟”的阿拉法特。首次见他照片心想,嘴唇这么厚,这位兄台一定挺能吃,胃口不错。还有一位瘦瘦的白胡子老爷爷亚新,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经常看到他激昂的发言。可惜两位老人一位中毒病逝,一位被以色列定点清除。其后不停的人肉炸弹、报复、反报复、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这些高频出现的词汇,把具有极大好奇心的我,弄得无比地懵圈,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到底在搞啥?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记得中国清朝有“六尺巷”传说,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安徽桐城,“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作流传至今,成就了大学士张英与邻里间的美名。
人的智慧不会相差太大,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为什么要永远地这么缠斗下去,付出了这么多的鲜血和生命值得吗,两方就不能坐下来撸个串来瓶啤酒好好聊聊呢,再有人来讲讲六尺巷的故事,相逢一笑泯恩仇很难吗?
又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历史,以六尺巷的故事来类比他们的矛盾实在是太简单化了。中国人是同一民族,受到相同的儒家文化教育,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介于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除了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外,还有长期历史原因形成的矛盾,完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三教圣城,此地原来有这么多个业主,三位业主都曾先后在此居住过,这矛盾解决起来一顿撸串看来是有极大难度的。
书中说:“如果世界上有十分美,那么九分在耶路撒冷。”
对两个民族之间长久恩怨的好奇,对耶路撒冷历史的好奇,也对这九分之美的好奇,一定完成两本催眠神书的阅读,《我的应许之地》及《耶路撒冷三千年》。
纵贯中西,跟随耿律师幽默的笔触,我们透过文化看现象,通过历史看今朝,即使你身处一隅之地,也需要始终保留对远方的向往、关怀,对世界文明的敬意。
读书心得
大多时候,对《西游记》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遥远的86版电视连续剧上。少不更事时看电视剧,感觉拍得太好了,直呼精彩!但在读完原著后却发现,无论从丰满度还是立体感,还得是原著。
如果浮于表面看,《西游记》好像仅写了师徒一众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故事写得很热闹,情节也曲折往复。可细细品来,却可从中玩味到很多,比如:
如何学习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学成后如何为人处世?
如何当领导?如何组团队及团队搭配?效益最大化时团队规模?
如何与同事或伙伴相处?
遇到新困难时如何迅速找准切入点进而解决困难?
如何让团队成员接受某种信念并内化为思想和行动的自觉?如何让自己及团队成员坚守信仰?
遇到困难时如何有效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团队中应如何“表现”?
是否及如何接受外援?
成功或得道后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这次的读后感,我想仅结合律师行业与《西游记》进行链接,分享三点自己的思考:
一、佛祖已经“告知”律师,面对“白嫖”你应该这么办
第九十八回载,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
律师行业和和尚之业看似相错甚远,但究其本质,两行业都可归入第三产业之服务业。律师以所学之法替人消灾解难,和尚也是以所学之法为人驱灾纾困,这不是一样的吗?!
现实中,当事人俗称“白嫖”律师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困扰过大部分非大牌的律师,尤其是既没案源,又处于执业早期阶段的青年律师。
青年律师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口来问心,心自答”:
“不回答他(她)的咨询吧,当事人以后可能就再也不找我了。”
“回答他(她)的咨询吧,也不知他是单纯来询价还是吸取三家干货然后去法院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律师心里充满了“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的困惑。
其实,佛祖早就告知了你答案,当你面对有可能的“白嫖”时,勇敢地收费,而且要服务有所值地收费!
二、专业技能有多重要
孙悟空如何能被召上天庭且得到了“齐天大圣”的尊荣而未被剿灭?靠的是高超的专业技能。
孙悟空如何能获得佛祖、观音菩萨青睐,获得了可能是唯一的一条活路?靠的是高超的专业技能。
除了佛教“公司”刻意安排的“妖魔鬼怪”与孙悟空斗法之外,还出现了部分武艺高强的真鬼真怪,前述鬼怪不乏武艺高强兼内心狠毒之辈,取经路上危险丛生。但为何孙悟空没有丧命他们之手呢?靠的是高超的专业技能。
孙悟空为何被封为斗战胜佛,而猪八戒、沙和尚仅被封为使者和罗汉?靠的依然是高超的专业技能。
因此,你专业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你后续的发展。套用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顺口溜,律师作为专业人士是真需要着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且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实现一定的稀缺性。
三、前进路上该有什么样的心态
读这本书时,我对唐三藏在困难来临时的心态印象深刻。虽然他是位得道高僧,但从原著来看其自身仍有诸多局限性(起码其在成佛前是有这些局限性的)。
取经路上,唐三藏数次露出了怒、惊、怕等代表负面情绪的表情,这是我在看电视剧时少有的印象。但在原著里确是一次次出现了,也许我们可以用他尚未脱离凡胎来解释。
但与唐三藏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孙悟空,虽然他在面对极限压力时也曾偶尔露出过(震)惊(讶)的表情。但当困难来临的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反应却是笑、大笑。尤其是当唐三藏负面情绪出现时,他数次露出安慰的笑容和语言上的安抚,及时抚慰了唐僧那颗嘭嘭嘭跳动的不安心。
某些时候,孙悟空甚至充当了唐三藏的心灵导师。其数次让师父诵读乌巢禅师送的《心经》,数次讲述自己大闹天宫等的英雄过往,这些都抚慰住了他师父那颗薄脆的心。原著里有首应景的诗歌,讲的就是心神不被安定的不良后果,摘录出来供各位诵读:“保神养气谓之精,情性原来一禀形。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尤其喜欢那句“心乱神昏诸病作”,因为人或动物大部分的疾病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孙悟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了团队其他成员极大的鼓舞。数次成功避免了团队的“散伙”和“崩盘”。
同样地,我们律师在前进路上遇到的困难丝毫不会少,有些初看来还好似天大的困难。那么遇见困难是退缩,还是学习孙行者抱着乐观主义的必胜信念去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答案已自在其中了。
综上,四大名著若必读其一,《西游记》很值得!
相信很多人对《西游记》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师徒四人这一路上故事里的门道儿我们都看出来了吗?把《西游记》和做律师心法结合起来,让书里的思维真正用到日常行为和工作中,才可成为智慧。通过以上的分享,我们看到原来西游记还可以这么读!
读书心得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加缪的代表作。
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因此西西弗必须日复一日,毫无意义地推石头。加缪以西西弗重复而又无意义的行为喻指“荒谬”。
荒谬感来自比较,是对日常生活和体验的厌烦,这种厌烦来自于机械麻木的活动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孤独感。加缪认为荒谬感并不来自对一个行为或印象的简单考察,而是在对一种事实状态和某种现实的比较中、在一个行动和超越这个行动的世界的比较中突然涌现出来。
荒谬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离异。它不栖身于被比较的诸成分中的任何一个之中,它只产生于被比较成分之间的相遇。荒谬既不存在于人之中,也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存在于二者共同的存在之中。
在与荒谬相遇之前,人们把希望寄托于自己将来的生活。而在意识到荒谬之后,一切都被动摇了。面对荒谬,人们选择哲学、宗教甚至自杀来逃遁。而加缪认为,最值得赞赏的是意识到荒谬并与之对抗。
具体而言,就是意识到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未来,义无反顾地生活并且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东西;知道自己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知道自己的反抗没有未来,知道自己的意识是要消亡的,并带着这样的意识在生命的时间长河中进行冒险行动。
正如本书结尾所述: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动石头。他也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夜笼罩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对西西弗一人都是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听加缪谈荒谬,层层拆解,但最终又落脚于“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平地惊雷。某种意义上,西西弗以英雄式的荒谬,承受着自己的选择,并不向任何人低头,亦是一种伟大的“理性”。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读书吧,和思考者们隔空对话,哪怕只读一遍,也许你们也可以成为知心朋友。让人文思想幻化成一道道耀眼夺目的光柱,普照苍穹,这便是读书人的理想。
欢迎,和策略一起悦读,万卷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