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5197758

​策略人物 | “靠谱”律师许嘉祥:做一名闪耀法治之光的好律师

  2024-08-07 10:53:23


“回望来时,发现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伯乐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也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巧合。这些因素的合力,将我推上了律师这条道路。”回首多年律师职业生涯,策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嘉祥律师这样总结道。


01

成为一名律师的缘由?是巧合也是契机



作为一名有理科背景的“文科生”,其实在相当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律师”这个职业都没有出现在他的职业规划名单中。“最早知道这个职业还是在小学一二年级,某天同学拿了一个类似占卜抽签的小玩具,大家随机抽出一个,上面对应着你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我试了几次,抽到的几乎都是律师这一支。其实当时是很懵懂的,因为不知道律师具体是做什么的。”回忆起和律师这两个字最初的接触,许律师回忆道。


转折发生在本科最后两年,意外也不意外地开始与法律结缘。先是基于好奇和一位将要报考法律硕士的同学有了交流,而后就去图书馆借阅了大量法律书籍开始研读,发自内心感觉法律这个专业与自己契合度很高,于是开始了一段勤奋刻苦的法学自修。


顺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后,跟随著名刑法学家黄京平教授学习刑法。黄老师的专业、博学、真性情给许嘉祥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的言传身教也给他带来了深刻影响。在人民大学求学期间结识的多位同学也在他律师职业生涯中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临近毕业,许嘉祥经过调研和仔细考量,最终选择在律师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总有人说律师是服务业,我更倾向于认为律师是一个为客户提供法律帮助的角色。这种‘帮助’既能为客户解决自身问题,也能帮律师自己参与进社会治理。这真是一个理想的职业”,许律师认为。


时光荏苒,许律师入职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已有多年,与策略律所有很深的缘分。谈到策略,许律师两个词汇脱口而出:一个是“干净”,另一个是“感激”。在他看来,策略律所是一个“很干净的地方”。这种干净不仅体现在办公环境的整洁清新,还体现在律所团队的文化与精神层面上。他想起第一次见到谢会生主任时,谢主任“像是一个老大哥”,正派、坦诚而又有力量,这让他觉得自己选对了律所。之后的工作印证了他的判断:“律师这个行业讲传承,找到一个愿意带你的‘老师’很重要,也很要缘分。谢主任不仅是一位事业上的好榜样,更是一位愿意倾囊相授的好‘老师’。他会用心地培养新人,给新人机会去经历风雨的同时又会为新人准备一把雨伞备用。正是因为谢主任这种用心,也才有了策略律所如今的规模和声誉。受惠于此的诸多律师,包括我在内也都感兹念兹。”



谢会生主任传递给许律师的不单是案源和办案的方法,还有“当真律师、做好律师”和做“靠谱”律师的价值观。2016年起,许律师开始主攻刑事辩护,渐渐意识到对于刑辩律师而言,想要做到“靠谱”真是一点也不轻松。谢主任提出做“靠谱”律师的要求实在是用心良苦。


02

以客户之念为心,让客户从律师身上看到法治之光



刑事案件当事人被卷入的往往是相对凶险和复杂的困境。在许律师看来,刑事辩护工作并不仅限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更多的辩护工作其实在法庭外,能将客户困境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好。这就需要律师妥善处理和看守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间的关系,妥善与前述机关进行有效沟通,为案件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尽心竭力。


“我承办的第一起案子是一起诈骗案,从涉案金额分析,当事人如果被判刑,刑期肯定会在十年以上,侦查机关给予的回复也是如此”。


当事人是一位铁路设备供应商,长期向铁路机关供货。从供货到案发已过去5年,却在此时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为由刑事拘留。“当事人罹患严重疾病,需定期服药,而他所在的B市看守所根本不具备对此病进行治疗的条件,还要去A市公安机关(该案侦查机关),给他争取取保候审。”法律赋予的辩护权却被A市办案人员认为是律师在“找事儿”。


面对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方面的不作为和不配合,许律师及时调整辩护思路,决定“曲线救国”,从看守所方向寻求突破。他先向看守所医生详细说明了当事人罹患重病的情况,建议医生和管教及时向看守所领导进行汇报以免造成重大责任事故。随后将从医院调取到的病历资料分别向公安机关和看守所进行了递交。历经辗转,当事人在被羁押15天后成功取保。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许律师及时向检察机关出具了当事人不构成诈骗罪的法律意见,检察机关也先后两次将该案退回A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但遗憾的是,不知是出于何种因由,检察院仍坚持以诈骗罪将当事人起诉至了A市法院。


进入一审程序,许律师向承办法官坦陈本案诈骗罪无法成立的详细意见,当事人理应得到公正、妥善的处理。前期与法官的沟通起了作用,许律师后被法院告知检察机关将指控的诈骗罪改为了销售伪劣产品罪。“我认为罪名更改后的指控更是无法成立,当事人无罪的希望更大了。但又丝毫不敢懈怠,继续争取”许律师说。



庭审过程中,许律师通过巧妙的法庭提问,对证据“粉碎式”的质证,让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的疏漏、违法办案问题、证据不足问题完整地呈现在法庭和旁听人员。面对法庭突发情况,许律师的反应也十分快速。终于在两年多的持续发力辩护下,当事人被指控的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定无罪。在我国法院无罪判决率极低的情况下,承办第一起案件就被法院判定为无罪显得尤为可贵。


这次成功辩护后,许律师“快速进入了刑辩状态”。但不管走了多远,许律师总会想起把当事人从看守所里接出来与家人团聚的场景:“那天办理完全部手续已是下午四点,当事人一天没有吃饭,我就跑到超市给当事人买了一大包饼干、面包和饮料,看着饥肠辘辘的当事人狼吞虎咽吃完。护送当事人回到北京已是凌晨一点多,见到了要当面致谢的当事人家属。当搭载我的出租车离开时,我回头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紧紧抱在了一起。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了刑事辩护律师的荣光!”喜当事人之喜,忧当事人之忧,以客户之心为心,也成为他后续一次次扭转案件乾坤的不二法门。


03

办一件案子,索求好结果,体历一段人生



从对律师职业的懵懂无知,到登堂入室再到后来的渐入佳境,许嘉祥对“律师”这一职业,尤其是对如何成为一名“靠谱”律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靠谱”不仅体现在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更体现在对原则的坚持、对客户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上。作为刑辩律师,他的专业、勤勉和尽责对案子的最终解决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轻则无罪清白,重则身陷囹圄甚至失去生命。千钧之重,岂可儿戏?


2016年,他承办了一起陷入僵局的诈骗案。这位北京的当事人因为涉嫌诈骗罪被北京市某法院一审判处10年有期徒刑,当事人家属在一审判决后托朋友找到了许律师。 


“接手这个案子的时候,一审已经宣判且当事人在看守所已被刑事拘留了近2年。想要改变这个一审结果,不太容易”,许律师回忆道。


经过阅卷、会见,许律师发现在案证据并未达到定罪所要求的确实、充分标准。二审庭审过程中,许律师针对案件事实、细节及诱供情况向当事人进行了详细的庭审发问。当事人说到动情之处,泪洒法庭,令在场人员动容。


不出意外,案件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案件能够发回重审已是难得,当事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经历了激烈的庭审对抗、法院的延期审理等数月的过程,当事人刑期由原一审的10年改为了3年,这意味着,半年之后她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当事人说,如果早些遇上许律师,估计自己早就获得自由了。发回重审这段时间里,看守所同屋的人向她打听起许律师的情况,希望能请许律师为自己辩护。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许律师还十分热心公益,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由其担任法律援助律师辩护的某跨国电信诈骗案还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选为指导性案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性媒体担任访谈嘉宾,接受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法制时报》等新闻媒体的采访,就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普法宣传,担任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律师、新华网大学生就业创业公益律师团律师等。此外,他还在高校中向法律专业硕士讲授刑事法律实务课程。许律师觉得,公益是每一位法律人应尽的义务,更是自己职业生涯追求的一部分。


“唯靠谱,真策略”是策略律所一以贯之的服务与文化理念。许律师对自己律师职业生涯阶段性的总结,就非常契合这一点。他说,对法律知识的熟稔,让律师在策略层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受人之请必忠人之事,把客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正是一位律师让人放心、让人信赖的“靠谱”之处。


选择做一位靠谱律师的路道阻且长,而许嘉祥律师依靠自己的勤恳、敬业和精进,一直行走在他向往的方向上,并希望他的客户都能感受到靠谱律师身上散发出来的法治之光,希望让这光照亮他们暂时黯淡的人生,驱散笼罩在他们头顶的阴霾。


策略概况 专业领域 精英团队 新闻中心 策略资讯 社会责任 加入我们
  • 010-85197758
  • 010-85197768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号来福士中心办公楼25层 (东直门桥西南角,紧邻来福士购物中心)
新浪微博

邮箱:celuelaw@bjcelue.com

京ICP备11018893号-2